开封黄河滩区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突破10万亩,亩均产值实现万元新突破
近年来,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,各地积极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模式。在河南省开封市,黄河滩区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,面积已突破10万亩,亩均产值更是实现了万元新突破,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黄河滩区是开封市的特色农业区域,这里土地肥沃,水资源丰富,非常适合发展稻渔综合种养。近年来,开封市充分利用这一优势,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据了解,目前开封市黄河滩区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已超过10万亩,占全市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的80%以上。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,还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,为当地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。
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将水稻种植与渔业养殖相结合,实现了“一水两用、一田双收”。在水稻生长期间,鱼类可以在水中自由游弋,为水稻提供养分,同时鱼类排泄物又能为水稻提供肥料,形成良性循环。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水稻产量和品质,还丰富了渔业产品种类,满足了市场需求。
亩均产值破万元,是开封市黄河滩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一大亮点。据统计,该模式亩均产值达到1.2万元,比传统水稻种植亩均产值高出近一倍。这一成绩的取得,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:
一是政策扶持。近年来,开封市加大了对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政策扶持力度,为农户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,如良种补贴、技术培训、金融支持等,降低了农户的种植成本,提高了农户的积极性。
二是技术创新。开封市积极引进和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新技术,如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、渔业养殖技术等,提高了稻渔综合种养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。
三是市场拓展。开封市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等方式,拓宽了稻渔综合种养产品的销售渠道,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
四是品牌建设。开封市注重稻渔综合种养产品的品牌建设,通过打造“开封黄河滩区稻渔”等知名品牌,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总之,开封市黄河滩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成功实践,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。未来,开封市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推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向更高水平发展,为当地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