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开同城化劳务协作正式启动,助力脱贫劳动力3000人就业
近日,河南省郑州市与开封市联合举行郑开同城化劳务协作启动仪式,标志着两地劳务协作正式拉开序幕。此次启动仪式旨在通过劳务协作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为脱贫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,助力脱贫攻坚战取得更大成效。
郑开同城化劳务协作的启动,是响应国家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、促进就业的重要举措。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,经济发展迅速,产业体系完善,为开封市及周边地区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。而开封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,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,两地合作,可以实现优势互补,共同发展。
启动仪式上,郑州市和开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签署了劳务协作协议,明确了合作方向和具体措施。根据协议,两地将共同建立劳务协作机制,定期开展信息交流,实现就业岗位共享。同时,郑州市将为开封市脱贫劳动力提供定向输送,确保3000名脱贫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。
为确保脱贫劳动力顺利就业,两地还将开展一系列就业服务活动。首先,将针对脱贫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,提高其就业竞争力。其次,通过举办招聘会、搭建就业平台等方式,为脱贫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。此外,两地还将加强就业跟踪服务,确保脱贫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。
郑开同城化劳务协作的启动,对于开封市脱贫劳动力来说,无疑是一个喜讯。3000名脱贫劳动力将通过此次劳务协作,实现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的转变,摆脱贫困,走上富裕之路。
此次劳务协作的启动,也标志着郑开同城化进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两地将以劳务协作为切入点,逐步实现资源共享、产业互补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,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。
在未来的合作中,郑州市和开封市将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,深化劳务协作领域,拓展合作空间。一方面,两地将共同推进产业园区建设,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,为脱贫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。另一方面,两地还将加强教育、医疗、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,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。
总之,郑开同城化劳务协作的启动,为脱贫劳动力带来了新的希望。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,相信3000名脱贫劳动力一定能够在新的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,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同时,郑开同城化进程也将不断推进,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借鉴。
- • 开封沙地红薯:成致富金疙瘩,3万贫困户亩产破万元
- • 民族婚礼体验日盛大开启,穿回族服饰拍特色婚纱照,共赴浪漫民族风情之旅
- • 困难学生资助大数据平台成功启用,精准识别率高达100%
- • 教育督导问责清单制度获教育部推广,提升教育质量迈出坚实步伐
- • 光伏扶贫电站二期并网,照亮贫困地区200个村集体致富之路
- • 通许县“扶贫鱼塘”分红:贫困户承包水面年赚5万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开封乡村中小学“智慧课堂”全覆盖,城乡学生同上一堂课,共筑教育新篇章
- • 开封汴绣院创新突破,千年绣品“清明上河图”以数字纱线技术焕发新生
- • 开封废弃坑塘变身立体农场,推广“鱼菜共生”模式年产值千万
- • 祥符区数字汴绣NFT登陆苏富比,虚拟藏品拍出千万天价,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
- • “通许‘农业大脑’上线,AI精准预测红薯最佳收获期,损耗降低25%”
- • 开封市发布“招商十条”,工业用地弹性出让,重大项目补贴高达1亿元
- • 尉氏智能农机产业园盛大投产,无人收割机订单已排至2026年
- • 州桥遗址博物馆盛大开馆,带你沉浸式体验“城摞城”考古奇迹
- • 杞县大蒜种业科创板上市筹备,估值超百亿领跑农业科技新潮流
- • “零工市场”日均发布岗位500个,灵活就业新趋势便捷生活新选择
- • 兰考扶贫孝善基金发放,子女赡养老人获政府补贴,助力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
- • “焦桐”云平台上线,区块链技术助力泡桐家具出口欧美市场
- •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推进,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迈上新台阶
- • “通许红薯窖藏文化展揭幕:沉浸式体验明代地下粮仓奇观”
- • “开封招商大脑”上线:AI助力精准匹配全球5万家企业投资意向
- • “企业结对认领脱贫村”行动盛大启动,30家民企签约帮扶项目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夜游御河,文化之旅新篇章——7大文化地标串联之旅
- • 文殊寺老街非遗市集周末开市,汴京灯笼张传人现场教学,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
- • “宋词吟唱大赛”绽放异彩,原创曲目超千首,海内外选手共赴文化盛宴
- • 《开封市志》新版发布,千年古城编年史再续华章
- • 开封市全面启动“名师领航计划”,培育省级骨干教师300人
- • 尉氏百万头肉牛全产业链成型,年屠宰加工能力达30万吨,助力我国肉牛产业升级
- • 黑岗口调蓄水库光伏项目并网,助力减排二氧化碳万吨,绿色能源发展再上新台阶
- • 大宋上元灯会点亮御河,裸眼3D技术再现《东京梦华录》盛世繁华
- • 黄河生态走廊自驾之旅:穿越兰考、祥符、开封黄河险工
- • 特殊教育学校扩容,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8.6%,照亮未来希望之光
- • 开封直播电商基地年交易额突破80亿,培育网红主播3000人,助力地方经济发展
- • 杞县秸秆变废为宝,3D打印建材引领绿色环保新潮流
- • 兰考泡桐木改性技术突破:高强度环保建材引领绿色建筑新时代
- • 祥符区“二维码门神”热卖,扫码即可查验健康码与信用分,智慧防疫新举措助力社区安全
- • 兰考桐花宴荣登国宴菜单,泡桐花蜜饯成为外交新宠
- • 杞县大蒜精油香道课程爆满,都市白领组团体验“蒜味冥想”
- • “光伏+农业”模式助力农业绿色发展,20万亩大棚年发电量突破10亿度
- • 宋茶文化节盛大开幕,复原宋代点茶技艺引年轻人追捧
- • 尉氏纺织博物馆推手工织布体验,定制专属非遗手帕,传承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
- • 农村寄宿制学校热水淋浴设施100%覆盖,为3万留守儿童筑起温暖港湾
- • 运粮河生态修复工程竣工,湿地公园成候鸟迁徙新驿站
- • 杞县大蒜深加工产品成功获FDA认证,强势打入美国餐饮供应链
- • 开封与京都缔结“宋风雅韵”姊妹文化城市,共绘文化交流新篇章
- • 开封市创新举措:公交电梯在老旧小区试行,按次收费引发热议
- • 重阳节千名老人登龙亭,宋代敬老礼制引全民效仿
- • 中德(开封)隐形冠军产业园盛大开园,23家德国“工业4.0”配套企业入驻助力中国智能制造
- • 清平南北街荣登“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”,夜宵地图同步发布,点亮城市夜生活!
- • “王安石变法”数字藏品首发,NFT交易额24小时破500万,历史再现数字浪潮
- • 开封乡村振兴学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,开启培育万名新农人三年计划
- • 黄河滩区农光互补项目启动,光伏+农业双丰收时代来临
- • 开封千亿级汽车产业链再添新翼:智能座舱项目签约,年产值有望达50亿
- • 祥符区劳动教育出新规:承包半亩田、养十只鸡成毕业硬指标,培养新时代劳动精神
- • 开封城市合伙人计划盛大启动:50名行业领袖荣膺全球招商大使
- • 杞县国际大蒜文化节盛大开幕,全球客商共赏“蒜艺雕刻”非遗技艺魅力
- • 尉氏县创新“肉牛代养”扶贫模式,助力500户脱贫家庭年分红5000元
- • 宋代婚俗体验馆盛大开业,百对新人共度“凤冠霞帔”集体婚礼
- • 兰考“5G+智慧农田”助力农业现代化,覆盖50万亩实现节水30%
- • 开封菊花产业升级:生物萃取技术提取精油,药用产值翻番
- • 尉氏辣椒口红闪耀欧美市场,胡辣汤香料助力纯天然色素提取
- • “开封摞石锁挑战赛开赛,抖音直播吸引500万观众,全民健身热潮席卷而来”
- • 全省首条“零碳街道”亮相:路灯用风电,垃圾桶靠太阳能压缩
- • 禹王台区绿化成果显著,新增绿化面积2万㎡超额完成年度目标
- • 中秋佳节,千架无人机编队演绎宋词,拜月大典入选央视直播,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
- • 全球首个大蒜期货交易中心启用,日成交额突破3亿元,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
- • 《梦华录》实景体验馆落户开封,赵盼儿同款茶艺表演预约火爆,国庆假期精彩纷呈
- • “黄河滩羊”区块链溯源系统:牧场到餐桌,扫码一清二楚
- • 繁塔-禹王台景区荣膺国家4A级景区,AR技术再现北宋天清寺盛世风采
- • 尉氏胡辣汤料包登陆SpaceX员工食堂,NASA华裔科学家带货助力中华美食走向世界
- • 开封乡村振兴学院成立,助力培养万名“数字新农人”
- • 朱仙镇启封故园焕新升级,木版年画DIY、岳飞庙研学成旅游新宠
- • 开封坠子书:非遗瑰宝登上央视舞台,抖音播放量破亿,传承之路再焕生机
- • “杞县大蒜精油冥想课爆满,北上广深高管组团体验蒜乡禅修”
- • 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再扩容:中日韩大健康产业园签约29个项目,共筑国际医疗健康新格局
- • 祥符区健康扶贫工程助力脱贫群众,住院报销比例高达90%
- • 河南大学实验室揭秘:灌汤包“冻融不破皮”技术荣获国家专利
- • 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覆盖率跃居全省前三,便民利企再升级
- • 开封黄河滩区万亩生态稻田迎来丰收,稻蟹共生模式亩产值突破万元
- • 包公祠廉政文化教育基地:年接待党员干部超5万人次,弘扬廉洁文化
- •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贷款试点启动,授信额度提升至50亿,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
- • 通许红薯淀粉基可降解塑料投产,年消纳红薯渣30万吨,助力环保与农业循环发展
- • 通许红薯种植区块链平台上线,碳足迹溯源助力出口欧盟零关税
- • 《开封市职业教育促进条例》正式实施,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