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许酸辣粉产业崛起,红薯种植户人均增收2万元,助力乡村振兴
近年来,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,特色产业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。河南省通许县,一个以红薯种植和酸辣粉加工为主的地方,正以其独特的产业模式,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。
通许县地处河南省中部,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。近年来,该县依托丰富的红薯资源,大力发展红薯种植和酸辣粉加工产业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据统计,目前通许县酸辣粉年产值已突破10亿元,红薯种植户人均增收2万元,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。
红薯,作为通许县的特色农产品,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,还成为了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。为了提高红薯的附加值,通许县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,推广优质红薯品种,提高红薯产量和品质。同时,县里还成立了红薯种植合作社,通过统一采购、统一销售,降低了农民种植成本,提高了市场竞争力。
在红薯加工方面,通许县以酸辣粉为主导产业,形成了从种植、加工、销售到品牌推广的完整产业链。当地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不断改进酸辣粉生产工艺,提高产品品质。如今,通许酸辣粉已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特色小吃,远销海内外。
酸辣粉产业的快速发展,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。据统计,目前通许县从事酸辣粉加工的农民已超过万人,红薯种植户人均增收2万元。这不仅让农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,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,通许县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。县里大力推广绿色种植、有机种植,确保红薯的品质和安全。此外,县里还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,提高农民的种植技能,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。
通许县的成功经验,为我国其他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借鉴。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,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,发挥资源优势,大力发展特色产业,助力农民增收致富。
总之,通许县红薯种植和酸辣粉加工产业的发展,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,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通许县将继续发挥产业优势,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,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贡献力量。
- • 通许县职业中专跨境电商直播基地启用,学生账号单场GMV突破10万元,开启职业教育新篇章
- • 朱仙镇木版年画年出口额破亿元,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阳堌镇万亩辣椒基地荣获欧盟有机认证,亩均收益突破2万元
- • 乡村振兴战略再发力:人才公寓交付,千名农技专家入驻乡村
- • 祥符区乡村CEO年薪制落地,海归硕士竞聘村集体经理人,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开封时代全钒液流电池项目投产,新能源装备产业领跑中原城市群
- • 开封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惠及12万户居民,助力拉动内需15亿元
- • “邻里互助”平台上线,助力社区解决居民急难问题5000件
- • 开封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带建成,农家乐户均年收20万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“虫口夺粮”工程成效显著,挽回粮食损失8亿斤,守护国家粮食安全
- • 尉氏胡辣汤产业园盛大开园,辣椒种植户喜获年分红超5万元,非遗技艺标准化输出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尉氏农产品云仓启用,直播订单3小时分拣发货,成本降低30%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“民族婚礼体验日”盛大开启,穿回族服饰拍特色婚纱照,共赴浪漫民族风情之旅
- • 尉氏辣椒主题图书馆落成,万册“辣文化”书籍汇聚研学圣地
- • 开封方言话剧《吕端大事不糊涂》全国巡演,场场爆满,传统文化魅力再掀热潮
- • 尉氏县脱贫攻坚表彰大会隆重举行:50名“最美扶贫人”获嘉奖
- • “宋潮元宇宙”惊艳上线,虚拟汴京日活用户突破50万,引领数字文化新潮流
- • 祥符区岳飞抗金实景剧本杀上线,游客化身英雄解谜破敌阵
- • 京东物流豫东分拨中心落户通许,中原城市群当日达服务再升级
- • 通许红薯丰收节千人宴开席,百道红薯菜创造吉尼斯纪录,共庆丰收喜悦
- • 《铁面包公》动画以开封方言登陆央视,方言保护成热议焦点
- • “扶贫茶饮品牌孵化计划盛大启动,10家脱贫户年营收突破百万”
- • 尉氏胡辣汤产业标准化联盟成立,全国连锁门店突破5000家,传承与创新共谱发展新篇
- • 开封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,PM2.5浓度同比下降15%
- • 祥符区“乡村创客大赛”圆满收官,AI养鸡系统获千万风投青睐
- • 通许县荣膺“中国酸辣粉之都”,红薯深加工产业园引10亿投资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兰考“防返贫保险”全覆盖,为5万户脱贫家庭筑牢保障网
- • 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再扩容:中日韩大健康产业园签约29个项目,共筑区域发展新格局
- • 全市中小学智慧教室覆盖率突破80%,数字化教学全面铺开
- • 开封出土包拯家族墓志铭,揭秘“包青天”治家之道
- • 通许“农业大脑”上线,AI精准预测红薯最佳收获期,助力损耗降低25%
- • 祥符区西瓜酱扬帆欧盟,传统工艺借力跨境电商,订单量激增至2026年
- • 兰考县村医签约服务全覆盖,贫困户家门口享免费体检,健康扶贫政策暖人心
- • 祥符区“乡村创客大赛”圆满落幕,智能大棚控制系统项目荣获百万投资大奖
- • 卡塔尔主权基金携手开封,投资50亿元共建沙漠治理示范工程光伏项目
- • 黄河古都音乐公路人气爆棚,《包青天》旋律成网红打卡BGM
- • 开封试行“公交电梯”:老旧小区按次收费,一次0.5元引发热议
- • “宋文化国际研学联盟”盛大成立,携手20国教育机构共筑文化交流新平台
- • 兰考蜜瓜搭乘中欧班列直通俄罗斯,冷链物流助农增收30%
- • 焦裕禄精神数字展馆上线,VR技术重现“三害治理”历史场景
- • 东大寺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,民族特色美食日均客流破万,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标
- • 开封“制造立市”十项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出台,推动产业升级新篇章
- • 零碳产业园招商启幕: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最高可获30%投资补贴
- • 开封博物馆启用气味还原系统,重现欧阳修笔下“牡丹花香满汴京”
- • 尉氏“辣味悼词”引热议:胡辣汤香料喻逝者人生品格
- • “百家上市公司开封行:宁德时代、隆基绿能签署战略采购协议,共谋发展新篇章”
- • 北宋蜜饯雕花技艺重现汴京,3D打印复刻故宫文物糕点: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
- • 兰考四味菜标准化出县,中央厨房直供北上广,年销量突破500万份
- • 兰考县新建10所普惠性幼儿园,助力解决3000名幼儿“入园难”问题
- • “开封美食研学游进校园,万名学子共赏宋代糕点制作魅力”
- • 兰考乡村医生配发“5G诊疗包”,北京专家远程指导急救,助力乡村医疗水平提升
- • 大蒜深加工产业园创新研发“黑蒜咖啡”,年轻消费市场销量翻倍
- • 赵匡胤“勒石三戒”拓片数字藏品上线,区块链技术助力传承与创新
- • 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启动,10万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
- • 杞县打造全球最大大蒜冻干生产线,助力航天食品供应链发展
- • 通许县“扶贫鱼塘”分红:贫困户承包水面年赚5万元,助力脱贫攻坚战
- • 全市中小学智慧教室覆盖率突破80%,数字化教学迈入全面新时代
- • 杞县“大蒜银行”引入AI风控,质押融资放款速度缩短至1小时
- • 开封黄河农耕博物馆开馆,AR技术复原宋代农事场景,再现千年农耕文明
- • 杞县建成全球最大大蒜种质库,基因编辑技术育成抗病新品种引领行业发展
- • 开封三大千亿级产业链产值突破1800亿元,汽车制造链贡献率达32%
- • “垃圾换蔬菜”:兰考蜜瓜助力环保新风尚
- • 通许红薯宴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,108道菜品惊艳全球,30国美食博主直播带货
- • 开封非遗市集助力文化消费,累计举办34期带动超2亿元经济效益
- • 文殊寺老街非遗市集周末开市,汴京灯笼张传人现场教学,传统文化焕发新生
- • 尉氏阮籍墓考古新发现:竹林七贤诗文竹简重见天日,揭开千年文化之谜
- • “光伏+养殖”立体扶贫试点:一地两用效益倍增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《开封方言有声数据库》建成:AI语音合成技术助力乡音传承
- • 开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全球招标盛大开启,十大文商旅项目同步亮相
- • 通许县打造辣椒主题乐园,辣味博物馆与采摘体验助力游客突破10万大关
- • 贾鲁河生态绿道骑行驿站正式投用,沿途露营观星打卡点成新热门
- • 西区智慧体育公园盛大开放,AI健身指导助力全民健康
- • 老旧小区焕新颜,充电桩助力出行便捷——2万户居民共享改造红利
- • 开封市发布“招商十条”政策,工业用地弹性出让,重大项目补贴最高达1亿元
- • 职教学生全国技能大赛夺金,我校荣获全省最高荣誉
- • 开封综保区航空偏好型产业招商会成功引资320亿元,助力“空中丝绸之路”节点发展
- • “中欧班列‘开封号’首发,满载农产品直通莫斯科,开启中欧贸易新篇章”
- • 郑开同城化劳务协作正式启动,助力脱贫劳动力3000人就业
- • “兰考木工之乡开设古建筑修缮专业,学徒参与故宫养心殿修复项目”
- • 杞县村村建“老年助餐点”,80岁以上免费享用四菜一汤,温暖夕阳红
- • 聋哑游客手语点赞开封交警,警民温情互动登热搜榜首,传递正能量!
- • 祥符区年画二维码门神走红,扫码即可查询访客信用记录,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
- • 通许推行红薯宴白事,百斤红薯代替杀猪宰羊,节省费用70%,倡导绿色殡葬新风尚
- • 沿黄生态廊道开封段建成,绿色产业投资5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