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花营西瓜节盛况空前,农旅融合助力民宿经济蓬勃发展
近年来,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,各地纷纷举办特色农旅活动,以吸引游客,带动当地经济发展。在众多农旅活动中,河南省开封市杏花营西瓜节以其独特的魅力,吸引了超过10万游客前来体验,不仅让当地农产品销售火爆,更带动了周边民宿的爆满现象。
杏花营西瓜节作为开封市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农旅活动,已经成功举办了多届。今年的西瓜节以“绿色、生态、健康”为主题,通过展示当地特色农产品、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,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。
活动现场,游客们不仅可以品尝到口感鲜美的杏花营西瓜,还可以欣赏到精彩的民俗表演、品尝特色美食、购买当地特色农产品。此外,主办方还设置了亲子互动区、摄影比赛等环节,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,充分感受到农旅融合的魅力。
据了解,杏花营西瓜节的举办,不仅让当地西瓜销量大增,还带动了周边民宿的火爆。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,杏花营周边的民宿几乎家家爆满,许多民宿老板表示,今年的生意比往年都要好。
“自从杏花营西瓜节举办以来,我们民宿的入住率一直居高不下,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,更是客满为患。”一家民宿老板笑着说,“现在我们这里的民宿已经从原来的单一住宿功能,逐渐发展成为集休闲、娱乐、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。”
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,杏花营周边的民宿纷纷提升服务质量,增加特色项目。一些民宿推出了亲子游、农家乐、采摘体验等活动,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,既能品尝到当地特色美食,又能体验乡村生活。
业内人士表示,杏花营西瓜节的成功举办,为当地农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。通过举办特色农旅活动,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,还可以带动周边产业发展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。
未来,开封市将继续深入挖掘农旅资源,举办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旅活动,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。同时,也将加大对民宿等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,提升旅游服务质量,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。
总之,杏花营西瓜节的成功举办,不仅让当地农产品销售火爆,更带动了周边民宿的爆满现象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随着农旅融合的不断深入,开封市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。
- • 祥符区劳动教育出新规:承包半亩田、养十只鸡成毕业硬指标,培养新时代劳动精神
- • 双汇集团预制菜超级工厂盛大投产,年供应中央厨房食材50万吨,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
- • 杞县大蒜金融助力普惠10万农户,产业链贷款余额突破80亿元
- • 开封成立教育大数据中心,开启学生发展轨迹动态监测新时代
- • 《宋都古城保护条例实施,文旅融合获制度保障:传承历史,创新发展的双赢之道》
- • 鼓楼夜市日均客流量超5万,夜间经济贡献率提升至28%,夜生活经济活力十足
- • 《开封方言有声数据库》建成:AI语音合成技术助力乡音传承
- • 杞县“大蒜陪嫁”习俗升级:女方赠送大蒜期权合约,创新资产配置新风尚
- • 纺织产业园配建职工公寓2000套,月租金低于市场价30%,助力产业工人安居乐业
- • “大运河数字名人走廊”盛大启动,扫码即可召唤包拯、郭守敬全息讲解
- • 豫东最大冷链物流园盛大启用,大蒜仓储能力突破百万吨大关
- • “巾帼扶贫车间”:助力万名妇女稳定增收,覆盖全国乡镇的温暖力量
- • 尉氏县“肉牛代养”扶贫模式助力500户脱贫家庭年分红5000元
- •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面覆盖,服务万名老人,构建温馨养老新格局
- • “鼓楼夜市‘百味争霸赛’盛大启幕,灌汤包、杏仁茶等老字号同台竞技”
- • 开封北宋都城遗址新发掘成果亮相,千年汴京盛景重现人间
- • “名人家谱数字化工程”启动,岳飞后裔可通过小程序寻根
- • DNA技术助力考古:开封古墓群鉴定赵普直系后裔,浙江分支现存
- • 开封数据交易牌照获批,政务数据开放特许经营招标引科技巨头竞逐
- • 开封乡村美食地图发布,十大“地标菜品”助力农家乐经济蓬勃发展
- • 杞县生态护林员扶贫岗助力2000贫困户年增收入1.2万元
- • 尉氏农村淘宝驿站升级,无人车配送助力破解“最后一公里”
- • 智慧养老手表免费发放:守护10万老人,实时监测心率,危险自动报警
- • 智慧城市运营权花落腾讯云,数字底座项目投资破亿元,开启城市智能化新篇章
- • 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覆盖率跃居全省前三,便民利企再升级
- • “留守儿童周末成长营”:覆盖乡镇,5000名教师志愿者助力健康成长
- • 奇瑞开封基地出口再创新高,年出口突破8万辆,创汇额同比增长73.9%
- • “红薯订单农业”:覆盖50个村,保底收购助力脱贫户零风险种植
- • 通许酸辣粉产业园开放参观:从红薯到舌尖的奇妙之旅
- • 黄河生态走廊自驾游地图发布,畅游兰考滩区与柳园口水利景观
- • 龙亭湖生态清淤工程圆满完工,波光粼粼再现“汴京八景”之韵
- • 开封夏粮总产突破80亿斤,连续十年稳居河南前三,谱写农业发展新篇章
- • 杞县大蒜种植系统: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,传承千年农耕智慧
- • 杞县大蒜借力跨境电商,年出口量占全国三成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95后海归开宋潮茶铺,杏仁茶配汉服体验成网红打卡点
- • 祥符区“扶贫公益直播周”正式启动,网红带货助力千万农产品销售
- • 杞县废旧农膜回收再利用,年再生塑料颗粒产值突破亿元大关
- • 杞县设立大蒜产业博士工作站,助力深加工技术突破
- • 通许酸辣粉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,“中国酸辣粉之都”品牌全球发布
- • 尉氏百万头肉牛全产业链成型,年屠宰加工能力突破30万吨
- • 开封鼓楼夜市升级智慧化管理,扫码溯源保障食品安全
- • 开封农村户厕改造完成30万户,卫生厕所普及率全省第一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祥符区乡村振兴大讲堂开课,农民可自选AI生成课程,助力乡村发展新篇章
- • 东大寺深度文化之旅:聆听阿訇解读回族建筑千年密码
- • 社区工厂助力脱贫,弱劳力家庭月均增收2000元
- • 尉氏胡辣汤交响乐首演,锅碗瓢盆演绎非遗技艺流程
- • 鼓楼区荣获“省级文旅融合示范区”称号,文化底蕴与旅游发展双丰收
- • 尉氏胡辣汤文化月盛大启动,全球辣味爱好者挑战“地狱辣度”
- • “外来务工子女入学‘零门槛’,公办校就读比例达99%:教育公平的坚实步伐”
- • 县中心医院晋升三级综合医院,新增床位500张,助力30万群众健康福祉
- • 百年卤香凝匠心:开封桶子鸡非遗技艺的味觉传承密码
- • 祥符区稻田艺术惊艳亮相,《清明上河图》用彩色稻种“火出圈”
- • 杞县蒜皮微雕艺术馆开馆:0.1毫米薄蒜皮刻出《清明上河图》展现精湛技艺
- • 民族乐器产业园年产古筝突破50万台,全球市场占有率超70%,中国古筝走向世界舞台
- • 兰考县泡桐经济助力脱贫,3万农户年人均增收超8000元
- • 尉氏辣椒指数登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,引领全球辣味产业风向标
- • 道德积分超市:激发善治活力,村民攒积分换米面油
- • 《王安石经济思想在现代乡村振兴中的应用研究: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解析》
- • 植物工厂兰考落地,年产5000吨鲜蔬,气候挑战不再是难题
- • 苹果园小学荣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称号,传承民族精神,培育时代新人
- • 通许“5G+智慧大棚”助农,手机APP种出高价有机菜
- • 尉氏县废旧坑塘华丽转身,“荷塘经济”助力莲藕龙虾立体种养,富村民笑开颜
- • 通许红薯藤编织技艺申遗成功,村民巧手复刻《清明上河图》展现民间艺术魅力
- • 通许红薯淀粉电影放映会盛大启幕,全球首部“可食用环保胶片”惊艳亮相
- • 通许红薯种植区块链平台上线,碳足迹溯源助力出口欧盟零关税
- • 顺河汤馆一条街荣登央视,羊肉汤名扬四海,十大必喝羊肉汤榜单出炉
- • 《乌台诗案》沉浸式剧本杀开封府实景场次预约爆满,苏轼文化体验新潮流
- • 开封菊花提取面膜投产,美妆+美食跨界产品进军欧美市场
- • “红薯镇长”直播带货:通许万亩红薯田日接订单5万单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张载“横渠四句”镌刻开封地标,谱写精神文明新篇章
- • 全市中小学智慧教室覆盖率突破80%,数字化教学全面铺开
- • “5132”投资计划超额完成,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0亿元大关
- • 《东京梦华录》IP开发权开放招商,剧本杀产业基地签约头部内容商,文化娱乐产业再掀热潮
- • 杞县设立大蒜产业博士工作站,突破深加工技术壁垒助力产业发展
- • 通许农业机器人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圆满举行,红薯采收效率实现飞跃式提升
- • 开封首支文旅产业基金成立,规模50亿元,助力古城焕新活力
- • 开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加速,校地联合创新中心成立助力区域发展
- • 朱仙镇万亩油菜花海绽放,引客百万,助力消费超5亿元
- • 通许县酸辣粉产业园定向招聘农民工,3000个岗位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祥符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启用,智能温室引领学生体验现代农业与物联网技术
- • 祥符区年画AI设计平台开放,3秒生成千款定制图案赋能小微商户
- • 禹王台区全力推进教育扩容工程,12所中小学扩建助力消除“大班额”
- • 郑州都市圈科创飞地落户开封,R&D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200%,助力中原科技创新新突破
- • 兰考零碳民宿村开村,游客碳足迹可兑换泡桐木文创盲盒,绿色旅游新风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