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楼区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满意度达100%,改革成果显著
近年来,鼓楼区积极响应国家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的号召,大力推进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据悉,鼓楼区在改革过程中,满意度达到了100%,充分展现了改革的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影响力。
鼓楼区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以“最多跑一次”为目标,以“一窗受理、集成服务”为抓手,通过简化审批流程、压缩审批时限、优化服务方式等措施,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。以下是鼓楼区改革的一些亮点:
一、审批流程优化,办事效率大幅提升
鼓楼区通过梳理和整合行政审批事项,将原本需要多个部门、多个环节办理的事项,整合为“一件事”办理,实现了“一窗受理、集成服务”。同时,鼓楼区还建立了“一站式”服务窗口,实现了“一网通办”,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。
二、审批时限压缩,企业群众满意度提高
鼓楼区在改革过程中,将审批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60%以内,部分事项甚至实现了即来即办。此举大大缩短了企业和群众办事时间,提高了办事效率,得到了广泛好评。
三、服务方式创新,打造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新模式
鼓楼区积极拥抱互联网,将政务服务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,打造了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新模式。企业和群众可以通过手机APP、微信公众号等渠道,随时随地查询办事指南、提交申请、办理业务,实现了“零跑腿、马上办”。
四、强化监督考核,确保改革取得实效
鼓楼区建立了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,对改革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督,确保改革取得实效。同时,鼓楼区还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,及时了解企业和群众的需求,不断优化服务。
鼓楼区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满意度达到100%,充分说明了改革的成功。这一改革成果的取得,得益于鼓楼区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:
一是高度重视,加强组织领导。鼓楼区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,明确了改革目标、任务和责任分工,确保改革工作有序推进。
二是强化宣传,营造良好氛围。鼓楼区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改革政策,让企业和群众了解改革内容,提高改革的知晓率和参与度。
三是加强培训,提升服务水平。鼓楼区组织开展了多场业务培训,提高了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,为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四是强化督查,确保改革落地。鼓楼区建立了督查机制,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,确保改革取得实效。
总之,鼓楼区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满意度达到100%,充分展示了改革的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影响力。鼓楼区将继续深化改革,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,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、高效的服务。
- • 农村电网升级完成,供电可靠率99.9%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兰考张庄村祭焦桐大典升级,千名学子共诵《治沙赋》,焦裕禄精神融入村规
- • 《开封市志》新版发布,千年古城编年史再续华章
- • 开封“制造立市”十项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出台,推动产业升级新篇章
- • “跟着苏轼足迹游开封——美食专线带你领略20处诗词中的老店风情”
- • 开封市乡村振兴满意度调查出炉:民生项目群众好评率高达98%
- • 邢口镇“灯笼张”非遗工坊年产值超亿元,产品远销东南亚,传承与创新并进
- • 尉氏盐碱地光伏农业示范园:创新能源与农业的完美融合
- • 汴捷办APP正式上线,企业注册到投产全流程实现“零跑腿”
- • 祥符区“扶贫公益直播周”正式启动,网红带货助力千万农产品销售
- • “零门槛”政策助力外来务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,公办校就读比例高达99%
- • 郑开同城化劳务协作正式启动,助力脱贫劳动力3000人就业
- • “百家上市公司开封行:宁德时代、隆基绿能携手签署战略采购协议,共谋绿色发展新篇章”
- • “护学专线”公交开通,为5000名学生保驾护航,安全上下学无忧
- • 尉氏“辣味悼词”引热议:胡辣汤香料比喻逝者人生品格
- • 开封府与故宫联名推出“青天办案”盲盒,微型三口铡刀模型引发收藏热潮
- • 尉氏县胡辣汤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,万名学生共体验传统熬制技艺
- • 尉氏胡辣汤技艺进校园,小学生研发“宇宙辣度”口味引发热议
- • 张庄村“梦里兰考”民宿集群盛大开业,邀您共赴黄河滩区田园生活之旅
- • 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99%,报销比例提高10%,助力减轻就医负担
- • 祥符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启用,智能温室引领学生体验现代农业与物联网技术
- • 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8000套,外来务工者安居乐业有保障
- • 杞县大蒜期货App正式发布,助力10万蒜农在线对冲价格波动风险
- • 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系统在全市初中数学课堂试点推广,助力教育创新
- • 开封菊花产业再创辉煌:深加工技术突破,菊花酒、菊花面膜进军欧盟市场
- •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推进,农村学校标准化达标率突破95%
- • 循环经济示范区引资破百亿: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项目填补国内空白
- • 黄河古都音乐公路人气爆棚,《包青天》旋律成网红打卡BGM
- • 通许县酸辣粉产业联盟成立,助力8000名农民华丽转身成为“产业工人”
- • “老字号复兴计划”启动,朱仙镇木版年画出口额翻番,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
- • 尉氏智能制造产业园签约比亚迪,投资80亿打造新能源车零部件基地
- • 兰考焦裕禄精神研学路线正式发布,全县学生每年至少完成8课时实地学习
- • 尉氏胡辣汤料包走进SpaceX员工食堂,NASA华裔科学家带货助力中华美食国际化
- • 开封法律援助下乡,助力农民工追回欠薪800万元
- • 首届“大宋官瓷国际双年展”盛大开幕,30国艺术家共襄盛举
- • 全省首家“黄河生态文明青少年实践基地”在XX市挂牌,助力青少年环保意识提升
- • 背街小巷整治完工,20个老旧社区焕发新颜,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
- • 贾鲁河生态修复工程圆满完工,沿岸10万居民告别污水困扰
- • 民国建筑群焕新颜,老字号书局雕版印刷体验引关注
- • “顺河羊肉汤争霸赛”盛大启幕,十大老字号汤馆同台竞技
- • 祥符区宋韵水陆灯会重启,千艘汴河灯船再现《东京梦华录》繁华盛景
- • 鼓楼夜市日均客流量超5万,夜间经济贡献率提升至28% ——夜幕下的经济新引擎
- • 开封招商GPT大模型上线,助力全球产业链企业精准对接
- • “光伏+农业”模式助力农业绿色发展,20万亩大棚年发电量突破10亿度
- • 《王安石经济思想与现代乡村振兴: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的启示与展望》
- • 我国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总数突破56家,三年增长20%,展现高质量发展新态势
- • 开封盘鼓队惊艳亮相巴黎奥运会开幕式,非遗文化闪耀世界舞台
- • 开封市全面启动“名师领航计划”,培育省级骨干教师300人
- • 祥符区农村公交全域免费,新能源车直达田埂助力卖菜,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通许红薯丰收节千人宴开席,百道红薯菜创造吉尼斯纪录,共庆丰收喜悦
- • 聋哑游客手语点赞开封交警,警民温情互动温暖人心,登热搜榜首
- • 杞县秸秆变身3D打印建材,废弃资源转化率超90%,订单排至东南亚
- • 中科院过程所开封基地投产,10万吨级生物降解材料项目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
- • 朱仙镇启封故园美食剧本杀爆火,游客边解密边品特色宴
- • 开封与华为共建智慧农业云,百万亩农田数据实时监测助力农业现代化
- • 陈留镇汉服古村盛大开街,游客宋服打卡千年运河遗址,共赴文化盛宴
- • 通许红薯渣生物质发电厂成功并网 运行一年处理废料20万吨减排6万吨CO₂
- • 杞县大蒜电商实训基地启用,拼多多店铺运营风生水起,日均订单突破5000单
- • 开封大相国寺千年庆典盛大开幕,海内外游客齐聚祈福
- • 杞县大蒜秸秆创新应用:变身可降解餐具,助力欧盟绿色环保
- • 杞县校园安全“数字孪生”系统上线,模拟地震火灾逃生演练效率提升3倍
- • 比亚迪开封基地首款钠离子电池成功下线,成本优势显著,直降30%
- • 通许红薯凉粉工艺荣获国际专利,真空包装畅销北极科考站
- • 尉氏辣椒指数登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,成为全球辣味产业晴雨表
- • 非遗匠人直播带货破圈:汴绣大师日销百万,学徒招募名额秒光,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
- • 顺河汤馆一条街荣登央视,羊肉汤名扬四海,十大必喝羊肉汤榜单出炉
- • 河南尉氏盐碱地种出“海水稻”,亩产900公斤创黄河流域新高
- • 教育督导问责清单制度获教育部推广,提升教育质量迈出坚实步伐
- • 朱仙镇豆腐干古法技艺复兴,非遗工坊助力200村民就业新篇章
- • 鼓楼区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满意度达100%,创新服务模式再获好评
- • 官瓷复烧技术荣获国家专利,年出口高端瓷器达2万件
- • 兰考泡桐乐器产业升级,民族乐器出口额突破5亿大关
- • 兰考农村建筑全系泡桐木结构,荣获国际绿色建筑LEED认证,引领乡村振兴新潮流
- •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面覆盖,服务万名老人,构建温馨养老新格局
- • 尉氏豫剧特色高中:文化课与吊嗓练功并重,培育00后戏曲新星
- • “通许红薯窖神舞申遗成功:村民戴VR头盔演绎千年窖藏传说”
- • 通许农村厕所革命升级,粪污变废为宝助力万亩蔬菜基地绿色发展
- • 开封图书馆流动书车进山乡,为贫困村儿童送万册图书,点亮知识之光
- • 杞县国际大蒜交易中心启用,年吞吐量200万吨引领全球大蒜定价新风向
- • 杞县大蒜出口RCEP国家关税归零,订单量激增200%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大相国寺梵乐与交响乐团强强联手,全球巡演门票售罄引发音乐盛宴热潮
- • 新出土文献揭秘:高俅曾是宋代蹴鞠改革顾问,学界重评历史角色
- • 开封菊花化妆品生产线投产,首款面膜单品预售破亿,引领行业新潮流
- • 祥符区“黄河稻米”品牌价值突破10亿,亩产增收30%,农业发展再创新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