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平湖湿地公园免费开放,新增10公里健身步道,打造市民休闲新去处
近日,备受市民关注的咸平湖湿地公园正式免费对外开放,同时新增的10公里健身步道也同步启用。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市民的休闲生活,也为提升城市生态环境、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咸平湖湿地公园位于市区中心,占地面积约1000亩,是近年来我市重点打造的生态公园之一。公园内绿树成荫,湖水清澈,生态环境优美,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。此次免费开放,旨在让更多市民享受到大自然的恩赐,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。
据了解,咸平湖湿地公园免费开放后,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游览。大家纷纷表示,公园的环境优美,设施齐全,是休闲娱乐的好地方。此外,新增的10公里健身步道更是为市民提供了锻炼身体的好去处。
这10公里健身步道沿湖而建,全程设有多个观景台,市民在行走过程中可以欣赏到湖光山色,感受大自然的美好。健身步道的建设充分考虑了市民的需求,沿途设置了休息座椅、垃圾桶等设施,方便市民在行走过程中休息和保持环境卫生。
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,公园内还增设了多种健身器材,如跑步机、动感单车、哑铃等。这些健身器材均为免费使用,让市民在享受美景的同时,也能锻炼身体,提高健康水平。
咸平湖湿地公园的免费开放和健身步道的建设,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。许多市民表示,今后会经常来公园散步、锻炼,感受大自然的美好。同时,公园的免费开放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便利,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休闲环境。
此外,咸平湖湿地公园的免费开放和健身步道的建设,还有助于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。近年来,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工作,将全民健身纳入国家战略。咸平湖湿地公园的免费开放,正是响应国家号召,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具体体现。
值得一提的是,咸平湖湿地公园在建设过程中,始终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原则。公园内绿化覆盖率高达90%,空气质量优良,为市民提供了一个绿色、健康的休闲场所。
总之,咸平湖湿地公园的免费开放和新增的10公里健身步道,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、锻炼身体的好去处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市将继续加大生态公园建设力度,为市民创造更多优质的休闲环境,助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。
- • 通许酸辣粉成功登陆欧美超市,海外年营收突破3亿元
- • 千年地窖变身密室逃脱,通许红薯窖藏密室逃脱盛大开业,农耕智慧与谜题探险完美融合
- • 零碳产业园绿电成本降40%,30家新能源企业集体入驻,绿色转型新篇章开启
- • 金明广场商圈华丽转身,夜经济示范区引领消费新风尚
- • 汴梁西瓜荣登国家地理标志认证,电商日销10万单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尉氏农产品云仓启用,直播订单3小时分拣发货,成本降低30%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朱仙镇年画村焕新颜:非遗研学基地落成,千年木版印刷技艺重现
- • 尉氏县“光伏+农业”示范园并网发电,棚顶发电棚内种菌双收益
- • “示范区‘名校+’工程显成效:3所新建校与郑州外国语结盟办学,共育未来精英”
- • 开封菊花深加工产业园投产,药用、茶用菊花产值翻番,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
- • 鼓楼区绿化升级,新增绿化面积达2万㎡,超额完成年度目标
- • 杞县教育创新举措:建立教育联合体,名校与村小结对共享名师资源
- • 开封暴雨预警系统升级,AI助力实时监测内涝风险点,筑牢城市安全防线
- • 2024年清明假期文旅综合收入12.6亿元,同比增长2019年翻番,展现文旅市场强劲复苏态势
- • 职教学生全国技能大赛再创佳绩,夺金数居全省首位彰显职业教育实力
- • 祥符区老人用木版画遗嘱分配百万家产,受法律认可创新传承方式
- • 尉氏县农业无人机服务队成立,飞防覆盖率达100%,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
- • 祥符区朱仙镇年画节盛大开幕,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千年印刻技艺
- • “名人家谱数字化工程”启动,岳飞后裔可通过小程序寻根
- • 开封与郑州共建“数字自贸区”:探索数据跨境流动新路径
- • “通许农业大脑”上线,AI精准预测红薯收获期,损耗降低25%助力农业现代化
- • 尉氏县“扶贫爱心超市”全覆盖,困难户凭积分免费领物资,助力脱贫攻坚战
- • 尉氏辣椒主题图书馆落成,万册“辣文化”书籍汇聚研学圣地
- • 兰考桐花宴荣登国宴菜单,泡桐花蜜饯成为外交新宠
- • “辣味奥林匹克”尉氏胡辣汤世界杯开赛,中日韩泰代表队激战正酣!
- • 贾鲁河生态廊道荣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称号,樱花节人气爆棚单日客流突破10万
- • 开封招商GPT大模型上线,助力全球产业链企业精准对接
- • 祥符区西瓜酱荣获欧盟地理标志认证,出口额同比增长300%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尉氏烩面荣登《舌尖上的中国》,汤底熬制技艺申请专利保护
- • 祥符区景区实景岳飞剧本杀上线,游客体验岳家军破金兵谜阵
- • 黄河古都音乐公路成网红打卡地,单日接待游客破万,《包青天》旋律引领潮流
- • 顺河工业园氢燃料电池项目投产,河南技术空白得以填补
- • “扶贫大数据平台”全市联网,精准匹配帮扶需求与资源,助力脱贫攻坚战
- • “树洞医院”开诊:AI诊断+名医会诊,百年古树死亡率降90%
- • 官瓷复烧技术获国家专利,年出口高端瓷器2万件,我国瓷器产业再创辉煌
- • 尉氏建成豫东最大农产品云仓,直播订单3小时发往全国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杞县农村政务“码上办”,宅基地审批等20项业务掌上通办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兰考滩区“渔家鼾声大赛”引热议,黄河浪声助眠音频播放破亿,揭秘乡村夜晚的独特魅力
- • 网友联名建议取消秦桧跪像,开封岳庙表态“历史不容篡改”:一场关于历史记忆的讨论
- • 贾鲁河生态修复工程圆满完工,沿岸10万居民告别污水困扰
- • 尉氏辣椒染布技艺焕新颜,非遗传承人巧手调出二十四节气中国色
- • 12345热线服务升级:AI助力民生诉求处理,接通率100%,效率提升60%
- • 全市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全面建成,快递进村覆盖率达100%
- • 开封乡村中小学“智慧课堂”全覆盖,城乡学生同上一堂课,教育公平再迈新台阶
- • 全市中小学智慧教室覆盖率突破80%,数字化教学全面铺开
- • 尉氏县“扶贫爱心超市”全覆盖,困难户凭积分免费领物资,温暖人心助力脱贫攻坚
- • 开封与郑州共建“数字自贸区”,探索数据跨境流动新路径
- • 开封文旅集团发行5亿专项债,助力黄河生态文旅带建设
- • 尉氏智能农机产业园盛大投产,无人收割机订单已排至2026年
- • 水东革命纪念馆荣登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,传承红色精神再掀热潮
- • 《开封市志》新版发布,千年古城编年史再续华章
- • 杞县大蒜种业科创板上市筹备,估值超百亿领跑农业科技新潮流
- • 中科院开封新材料中试基地启用,石墨烯量产技术助力我国打破国外垄断
- • 杞县“光伏+羊肚菌”扶贫项目投产,棚顶发电年入百万
- • 国家级菊花种质资源库建成,保存品种超5000个,助力菊花产业发展
- • 杞县“孝善基金”全覆盖,子女缴养老钱,政府补贴20%,构建和谐养老新格局
- • 杞县生态护林员扶贫岗助力2000贫困户年增收入1.2万元
- • 开封市创新“签约即发证”模式,一天内为15家新落地企业提供开工证件
- • 开封少年宫非遗大师工作室:传承非遗文化,培育2000名传承人
- • 银龄讲师团下乡支教,200退休教师重返讲台,传承教育之光
- • 开封市消费扶贫联盟正式成立,助力五县一区农产品销售链全面打通
- • 朱仙镇年画非遗工坊助力留守妇女增收,月均收入翻倍
- • 乡村教师安居工程圆满竣工,1200套新建周转房温暖人心
- • 开封市全面启动PM2.5深度治理,空气质量显著提升,优良天数突破290天
- • 包公祠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年接待党员干部超5万人次,弘扬廉政文化成效显著
- • 西司夜市智慧厨房改造完成,油烟净化率提升至98%,打造绿色环保夜市新典范
- • 邢口镇灯笼非遗工坊年产值破2亿,点亮北京冬奥会开幕式,传承与创新共绘辉煌
- • “光伏+养殖”立体扶贫试点,一地两用效益倍增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尉氏辣度天气预报刷屏,AI测算今日宜吃微辣中辣
- • 通许红薯宴流水席破吉尼斯纪录,千人共品108道红薯菜品,传承美食文化魅力
- • 杞县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投产,年消化秸秆50万吨,助力绿色农业发展
- • 祥符区荣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,喜提1.5亿元补助资金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宋都皇城旅游度假区荣膺“全国非遗旅游街区”称号,传承非遗文化新篇章
- • 爱心超市积分兑换全覆盖,助力脱贫群众内生动力显著提升
- • “尉氏辣椒占星社群破百万,辣味偏好揭示MBTI人格奥秘”
- • 开封小吃非遗名录再添新成员,炒凉粉、杏仁茶等20项入选,传承千年美食文化
- • 兰考泡桐古琴赠礼联合国,非遗音乐奏响“人类非遗代表作”的和谐旋律
- • 社区工厂助力脱贫,弱劳力家庭月均增收2000元
- • 尉氏胡辣汤产业园盛大开园,辣椒种植户年分红超5万元,非遗技艺标准化输出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网友联名建议取消秦桧跪像,开封岳庙表态“历史不容篡改”:一场关于历史记忆的辩论
- • 通许红薯凉粉工艺荣获国际专利,真空包装畅销北极科考站
- • 农业巨灾保险试点启动,最高赔付额度达10亿元,为我国农业保驾护航
- • DNA技术助力揭秘:开封古墓群确认赵普直系后裔在浙江分支传承
- • 杞县校园安全“数字孪生”系统上线,模拟地震火灾逃生演练效率提升3倍